南通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为什么“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会成为古代官场上的一种潜规则呢

网络整理 2019-04-24 最新信息

在我国古代,官场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对于“孝子”都给与了最大的赞美。汉朝的选官制度“举孝廉”,即推举孝子廉吏做官的制度。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

为什么“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会成为古代官场上的一种潜规则呢

流传世间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卧冰求鲤的主人公王祥,做官之前便以“侍奉后母极孝”闻名乡里,后被公府征召,成为魏晋名臣。

为什么“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会成为古代官场上的一种潜规则呢

《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记载

“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 ‘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经过西汉举孝廉制度的发展,到东汉时期,“忠臣必出孝子之门”已经成为一种官场潜意识。

《三国志卷·魏书·武帝纪第一》 记载:

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於其亲者,岂不亦忠於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曹操则认为: “一个人能尽孝于父母,难道不会尽忠于君主吗?我所渴求的正是这样的人。”

为什么“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会成为古代官场上的一种潜规则呢

《旧唐书·卷四·本纪第四·高宗李治上》记载:

幼而岐嶷端审,宽仁孝友。初授《孝经》于著作郎萧德言,太宗问曰:“此书中何言为要?”对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太宗大悦曰:“行此,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

唐高宗李治也认为,侍奉父亲兄长的人,也能做个好臣子。

为什么“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会成为古代官场上的一种潜规则呢?

这要从影响我国二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和读书人理念说起。

为什么“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会成为古代官场上的一种潜规则呢

儒家经典《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就是古代官场重用孝子的根源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为什么“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会成为古代官场上的一种潜规则呢

千年以来无数的读书人对这个理念进行了阐述和发扬,并对历朝历代的君王进行思想灌输,

孝子,听话,忠臣,不造反,成为一种沿袭了二千年的文化氛围。在这个氛围中,人们相信,这个观念的正确性,并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解析。

《吕氏春秋·孝行篇》记载:“ 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务本莫过于孝”

“夫孝,三皇五帝治本务,而万事之纪也。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

一句话,孝能辟邪。

为什么“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会成为古代官场上的一种潜规则呢

《后汉书·卷六十四·延笃传》:

“夫人之有孝,犹四体之有心腹,枝叶之有根本。”

《孟子·离娄上》:

“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论语郑氏注》:

“孝为百行之本,言人之为行,莫先于孝。”

《四书辨疑》:

“古之明王,教民以孝弟为先。孝弟举,则三纲五常之道通,而国家天下之风正。故其治道相承,至于累世数百年不坏,非后世所能及也。”

史书、经籍,注疏,都以不同的形式在告诉读书人,“孝”很重要,孝是人的根本,是百善之先,能让天下太平。

为什么“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会成为古代官场上的一种潜规则呢

单单说,“孝”重要还不行,还要说为什么重要。有了世界观,还需要方法论。历代读书人都在解释“为什么忠臣出孝子之门”

南朝萧梁时期的皇侃所写的《论语义疏》中解释:

“孝悌之人志在和悦,先意承旨。君亲有日月之过,不得无犯颜之谏。”

明末清初著思想家顾炎武所写的《日知录》中解释:

“天下不仁之人有二,一为好犯上作乱之人,一为巧言令色之人。自幼而不孙弟,以至于弑父与君,皆好放上作乱之推也。自胁肩谄笑未同而言,以至于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皆巧言令色之推也。然则学宜如之何?必先之以孝弟,以消气悖逆陵暴之心;继之以忠信,以去其便辟侧媚之习;使一言一动皆出于其本心,而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夫然后可以修生治国矣。”

为什么“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会成为古代官场上的一种潜规则呢

“孝”,能够消磨人心中的悖逆暴虐之心。

能够忍受父母各种刁难,还能始终如一尽心侍奉的孝子,面对君主时也不会生出弑君造反的心思。

毕竟,父母不给钱,还刁难人,都能忍受

比如,二十四孝中,舜曾经被父亲和弟弟陷害;七十岁的老莱子扮幼童逗父母开心;周闵损后母刁难;黄香夏凉席冬暖被;王祥冬天卧冰求鲤……..

更何况,给开工资的皇帝呢,更不会因为皇帝一时的不满意,而产生悖逆造反的想法。

本文作者:应作如是观(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335084944123546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举孝廉   王祥   唐高宗   后汉书   孔子   文化   论语   老莱子   ??   汉武帝   公为   顾炎武   三皇五帝   儒家   曹操   西汉   吕氏春秋   旧唐书   孟子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