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两当棚民文化

网络整理 2019-05-19 最新信息
两当棚民文化

两当县南北两端的山区,至今还生活着相当数量的棚民后裔,“棚民”一词,最早见于清张廷玉的奏章。“棚民”的组成有以下几类:一是清乾隆年间湖南与贵州交界处汉、瑶、土家人逃难的难民。二是嘉庆年间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参加白莲教起义被镇压幸存的将士。三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川、陕、甘三省太平军逃亡士兵。当时“棚民”靠狩猎、熬盐、冶铁为生,经历了刀耕火种、茹毛饮血、颠沛流离、艰苦卓绝的生存抗争后,成为秦岭南麓第一代拓荒者,在两当南北二山中开刨了以农耕、种植、矿业开发,经济贸易等为特征的历史时期,“棚民”在深山林区繁衍生息了200余年,他们采木搭棚、挖坑筑炕、吊罐做饭、火塘取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多彩的“棚民文化”。

两当棚民文化

吊锅、俗称吊罐,是我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的炊具。用铸铁浇制而成,口小、肚大、底圆,总体呈扁圆形。口沿有对称的弧形曲绊一对,可在火上悬挂煮饭;容积小的吊罐可做五六人的饭,大的可供十几人用。将吊罐挂在火塘上烧水、做饭,简易实用,携带方便。

清嘉庆年间,这种炊具随“棚民”传到西北腹地秦岭南麓的故道水流域。“棚民”为了逃避官方的赋税、追捕便躲进深山,搭起茅棚,中间挂只吊罐,就算是“棚民”安了家。火塘可以取暖、做饭,夏天能驱蚊虫。火塘是一个家的象征,它带给人们温暖、希望和凝聚力。“棚民”在深山里定居下来之后,便有火塘,火塘的一端连着火坑,吊罐挂在火塘上,形成取暖、煮饭、睡热炕三位一体的生活格局。

吊罐伴随“棚民”流浪漂泊异乡,渡过了长达上百年的岁月,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在秦岭山地、汉水西南、故道水流域的川陕甘三角地带使用着。这种具有西南民族特色的炊具,随主人颠沛流离来到秦岭腹地,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岁月;虽然它曾经是封闭落后与贫穷的象征,但它毕竟是这段人类文化和斗争历史的详实见证。 当地土著人把“棚民”称作“湖广广”。

房屋 “棚民”的房屋一般都是土墙草顶,有门无窗,据人文学家分析,此种住屋是自然环境与历史遭遇的产物。其优点甚多,一可防寒保暖;二可防止外来的突然袭击;这种房子的特点是里黑外不明,乍进来的人什么都看不清,而屋里的人看外边却清清楚楚。三是防寒、防潮,聚烟火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储存的食物经长期烟熏后,出芽率高,抗病力强。

两当棚民文化
两当棚民文化
两当棚民文化

来源:陇南两当旅游(部分图片来自县档案馆)

编辑:徐顺和

本文作者:数字联播青岛(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254625720375758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两当   历史   秦岭   嘉庆帝   文化   湖南   太平天国   陇南   张廷玉   经济   汉水   四川   云南   陕西   农业   贵州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