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大汉武帝朝的“禁弓弩”辩论:容得下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网络整理 2019-05-01 最新信息

因为枪杀案频发,所以美国人一直热议着“禁枪”的问题。

但是,在美国禁枪很难,于是禁枪只能是热议后搁置、搁置后热议。

2000年前的大汉帝国,也掀起过一场关于“禁枪”的热议。

这里的“枪”,不是现代的枪,而是古代的弓弩。

皇帝是国家领袖,丞相是政府领袖。

所以,握有帝国政府大权的丞相府,是个说一不二的衙门。

政府领袖丞相公孙弘,正式向汉武帝提出了“民不得挟弓弩”的提案奏疏。

大汉武帝朝的“禁弓弩”辩论:容得下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公孙弘 来源网络

于是,武帝“下其议”,就是把丞相提案交由朝堂群臣讨论。

“民不得挟弓弩”的提案,可与不不可,大臣们民主讨论后再决定。

史书上只记载了公孙弘和吾丘寿王的正反论辩,但立论足够有力、驳论足够充分,朝堂热议管概全貌。

1.冷兵器时代的王者:弓弩

古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

所谓六材,是制弓的六种材料:干、角、筋、胶、丝、漆。

这种由多种材料制备而成的复合弓,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要远强于欧洲的单体弓。

制作一把弓要耗费三年时间,因为制备必取其时,在合适的季节采取必备材料。

加之严密的工序,所以弓的威力在冷兵器战场上是压倒性的。

大汉武帝朝的“禁弓弩”辩论:容得下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汉弓 来源网络

谁有强弓、谁善强弓,谁就可以称王逆天。

三名匈奴射雕手,三把强弓、人各几十只长箭,就可秒杀几十人的汉军骑队。

这就是弓的称王逆天。

强弓在手,以一当十、以一杀十,一点儿都不夸张。

而比弓更逆天的便是弩。

大汉武帝朝的“禁弓弩”辩论:容得下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汉弩 来源网络

这种带有弩臂、钩牙、望山、括机等机械化零件的弓,不仅威力更大,而且操作更简单。

善弓者,要有强力,否则发挥不出弓的威力;还要有技艺,就是你得射得准。

所以,弓箭兵需要极为严格训练。培养一名神射手,是要花钱花时间的。

但是,弩就不一样了。脚踏上弦即可,端起望山即中、扣动扳机即发。

所以,稍经训练弩手就可以在战场上杀死花费数年时间培养的骑兵战士。

在今天,弓弩都是违禁品。购买和私藏弓弩,是要面临治安处罚的。

原因就是弓弩杀伤力太大,拿出来就吓人、用起来能杀人。

弓弩的威力甚至不让于一般的枪支,配上三棱箭镞,杀伤力就更是惊人。

2.丞相府的提案:禁民毋得挟弓弩

丞相公孙弘提案“禁弓弩”,有三点初衷:

一是强吏,吏有弓弩而盗无弓弩,强弱之势立判。

一是止盗,无弓弩则短兵相接、人多欺负人少,官军必胜。

二是弱民,身怀利刃杀心自起,没了弓弩,百姓便会守法。

战国之世,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两汉之际,“人怀陵上之心,轻死重气 ,怨惠必雠 ”,所以任侠之风盛行。

所谓武林剑侠,宋明以降,皆是小打小闹,而两汉才是“侠之大者”,官畏吏惧。

原因就是民气使然。

现在斗殴打架,也就是“你瞅啥”、“瞅你咋啦”而后拳脚相加。

秦汉丈夫可不玩这个,直接就刀枪相向。

这个社会不好管,当官做吏,确实难。

大汉武帝朝的“禁弓弩”辩论:容得下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大泽乡起义 来源网络

尉、游徼、亭长皆习设备五兵。五兵弓弩、戟楯、刀剑、甲铠、鼓。

可见,大汉帝国的基层官吏们,当真是全副武装而且五兵娴熟,比之美国警察毫不逊色。

身为政府领袖的丞相公孙弘,早年是狱吏出身。

他是在基层干过,对此也就深有感触了。

所以,“禁民毋得挟弓弩”,是很务实的。

因为这一提案的初衷,来自于公孙丞相的基层经验。

3.吾丘寿王的驳论:无益于禁奸

就权力格局而言,武帝朝的最大特点就是内朝与外朝分庭抗礼,甚至权重外朝。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汉武帝太强势,强势到丞相府成了办事机关,没了决策权。

而汉武帝的强势凭借就是内朝官僚。

这些内朝官僚也是真得给力,管你丞相不丞相、三公不三公,看不顺眼就往死里怼。

筑城朔方的辩论,中大夫朱买臣把公孙弘怼得说不出话来。

中大夫主父偃嚣张时,公孙弘也就只能看着他倒行暴施。

大汉武帝朝的“禁弓弩”辩论:容得下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主父偃 剧照

此时,内朝光禄大夫吾丘寿王继续开始挑战丞相权威。

有些事是不辨不明的,吾丘寿王的反驳也是有道理的。

他提出的驳论可以概括为六点:

一是制作五兵,即矛、戟、弓、剑,戈,其目的不是让人相杀相害,而是安居则制猛兽、备非常,有事则设守卫、施行阵。也就是平时打猎防盗,战时守卫成兵。

二是五兵为害起于周室衰微,天下无序则智者骗愚、强者凌弱,所以五兵为害非五兵之祸,而是人之为祸。

三是禁五兵不仅不能止盗安民,也不能长保国祚。秦之前车便是汉之所鉴,“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不仅犯法滋众而且二世而亡。

四是专心教化使民向善则能长治久安,致力禁防则毫无意义。五兵为害、盗贼滋繁,是郡国二千石长官守吏的责任,而不是五兵弓弩的责任。

五是“大射之礼,自天子降及庶人,三代之道也”,持弓习射是民之俗,也是古之圣王教化民众的必要内容。

六是为禁弓弩的结果只能是盗贼挟弓弩以伤良民,而良民无以防盗自救。所以,“禁挟弓弩”是在助长歹人贼威而夺良民自救之途。

窃以为无益于禁奸,而废先王之典,使学者不得习行其礼,大不便。

4.容得下相反意见的汉武帝:上以难丞相弘

汉武帝有很多缺点。

但是,必须得承认他是一代雄主。

因为他做了很多其他帝王没做成的事。

大汉武帝朝的“禁弓弩”辩论:容得下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汉武帝剧照

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

那就是能够容得下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他能做观点的主人,而不为观点所绑架。

汉武帝就是要打匈奴,而且打得不亦乐乎。

但是,主父偃孤注一掷、上书阙下。

开篇就引《司马法》: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以此批评武帝征伐匈奴的政策。

但是,主父偃上书后却立即得到武帝召见,一年提升四级。

汉武帝不仅要打匈奴而且还要治理西南夷。为此,他动用了太多的人力、物力。

为了这个决策而牺牲了这么多,所以他可能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

而公孙弘刚一入朝就反对治西南夷,而且数次上书反对。

这还不够,公孙弘还反对筑城朔方,认为这是劳民伤财地瞎胡闹。

然而,公孙弘并未遭到武帝的打压排挤,反倒是官越当越大。

70岁入仕,76岁就被汉武帝提拔到丞相的位置,而且还给封了列侯。

大汉武帝朝的“禁弓弩”辩论:容得下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公孙弘 来源网络

所以说,汉武帝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就这一点而言,一般人做不到。

对于丞相公孙弘的意见,他不是乾纲独断,而是你们辩论。谁说得有理就是听谁的。

光禄大夫吾丘寿王胜,平津侯丞相公孙弘败,所以就听吾丘寿王的,驳回丞相提案。

“禁民毋得挟弓弩”,可与不可,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武帝朝的决策过程,我们更应该看重这一点。

2000年前的那些朝堂精英,并非唯唯诺诺,他们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而一言九鼎的帝国皇帝,也并非专断非常,他也会很认真地听取大臣的意见。

他们都很民主,决策的过程,也很有活性。

公孙弘辩论不过,于是“弘诎服焉”。

他可是丞相,被一个光禄大夫给顶回来。但是,顶回来就顶回来了。

“上以难丞相弘”,可见汉武帝的初心就不同意“禁弓弩”。

但他并不是直接否决丞相提案,而是必须走完“下其议”的流程。

这是难能可贵的。

美国但有枪击案发生,就会引发禁枪的热议。

自由派强烈主张禁枪,因为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

而保守派则会赶紧提出种种驳论,强调这是公民的权利。

对于自由派和保守派而言,禁不禁枪可能一点儿都不重要,而是要赶紧站队。

我们的观点是禁枪,所以无论该不该禁,我们都要游行、要发声、要禁枪。

而另一波人也是如此,该不该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观点。

大汉武帝朝的“禁弓弩”辩论:容得下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美国民众抗议禁枪

2000年前,那个任性的汉武帝,能够容得下不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是他的工具,他能做观点的主人。

而2000年后,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到呢?

可能真心做不到,我们好像都变成了意识形态动物。

做不了观点的主人,而只是观点的奴隶。

但有事件,我们首先考虑的可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思考我们的一贯观点是应该反对还是支持;我们是属于哪一伙人,而我们这伙人是会支持还是会反对。

美国人的“禁枪”辩论,不就是这样吗?大家先站队,站完队然后再互怼。

或者,还有比之更甚的。

那就是很任性的感情出发,脑袋一热,变成一个纯感情的动物。

言语恶毒,必怒人死无葬身之地;行为极端,孤注一掷而不计算后果为何。

可以说,这些人比汉武帝的任性还任性。

本文作者:减水书生(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573673763058534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汉武帝   公孙弘   主父偃   汉朝   威力   于禁   战国时期   朱买臣   大司马   百济圣王   匈奴   冷兵器   秦汉   咸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