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一体化融合 同城化设计 区cf体验黄鱼域化推进 集群化发展

网络整理 2017-08-15 本地信息
(原标题:一体化融合同城化设计区域化推进集群化发展)

罗群

顾文选

李庆瑞

宣春雷

杨培芳

付晓东

王再文

  6月20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扬子江城市群工作座谈会,深入研究扬子江城市群建设问题,做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大文章,扬子江城市群欲成为各界关注焦点。7月22日,由江苏省发改委、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高层会议如期举行。会上,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对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展表达了各自的思考,他们认为在新的城市化浪潮中,江苏打出了一张好牌,站上了新的发展起点。  此次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高层会议,旨在为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创新发展、优化发展集聚智慧,建言献策。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大大张敬华,南京市委副大大、市长缪瑞林,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证监会原大大、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原会长周道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原副会长龙永枢等专家发表演讲。  扬子江城市群,涵盖江苏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沿江八市。面积5.1万平方公里,近400公里长江黄金水岸两侧,集聚了江苏全省最为丰富的经济、科教、人文等要素资源,以占全省近一半的国土面积、3/5的人口,创造了全省八成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九成的进出口额,人均GDP超过12万元。这个版块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北翼核心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基础最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更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国家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应该说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在人口密度、城镇密度、进出口经济规模等方面,是整个江苏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在全国城镇化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南通大学党委大大、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教授表示,这是江苏区域协同发展中的最重要增长极,抓住这个“发动机”,也就抓住了江苏的转型升级。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大大、南京市江北新区党工委大大张敬华对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高层会议在南京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  南京市委副大大、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主任缪瑞林在致辞中说,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区域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为南京等沿江8个城市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在发言中指出,江苏省发改委在规划扬子江城市群的过程当中特别提出来,扬子江城市群要有一个龙头,这个龙头就是南京,而南京市江北新区则是龙头上的龙珠。扬子江城市群能否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要看南京江北新区。  与会专家围绕加快扬子江城市群同城化建设、产业协同发展、江北新区创新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做好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这篇大文章

江苏省委大大李强

扬子江城市群是落实“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江苏构建的新战略载体,是参与全球竞争和分工的新兴地域单元,也是实施省域重点功能区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以此承担参与未来国际竞争、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使命,从整体上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江苏无论是参与未来国际竞争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都需要构建新的战略载体,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实施全省重点功能区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实践,要坚持“快思维”与“慢思维”并重、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扎实有序地推进。

创新金融合作机制构建产融结合平台

中国证监会原大大、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原会长周道炯

首先要强化城市核心区域的资金带动作用,城市群的发展需要分层次、有梯度的协同合作。江北新区作为重要的区域发展,在改变服务贸易方式发展上面,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城市发展和创业等等方面,引导资本往新兴产业来集聚。  其次要创新扬子江城市群金融合作机制。通过构建产融结合的平台,以天使、创投、风险投资、产业引导基金等多种措施,将社会资本高效地引导到实体产业里面来,同时深化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协同效应,避免内部关系交易风险,严格控制金融风险,让全社会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减少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支持实体经济。  最后要加强扬子江城市群8个市之间的金融监管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内部的合作,积极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加大力度推动扬子江城市群信息系统化的共享平台,江北新区要建立信息特区、互联网特区。

建立新型协调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原副会长龙永枢

城市群协同发展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形态。当前,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格局中,是否拥有产业聚集程度高、创新要素活跃、经济规模巨大、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城市群,往往是决定一个区域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扬子江城市群是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北翼的核心区,又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扬子江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将成为推动江苏省的经济社会全面稳健而快速发展的主体形态,对长三角城市群以至整个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要全面认识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主要内涵。城市群如何做到协同发展,一般包括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协调发展有三个含义:一是全面的协调发展。包括地区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以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包括促进区域内资源的高效、集约和再生利用,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发展的格局;三是创新型的协调发展。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章制度,以促进本地区的各方面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本地区的经济质量和效益,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扬子江城市群的建设,促进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的加速发展。扬子江城市群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东北翼,以南京为核心的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对推进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苏中、苏南、南京这三个区域的优势将会进一步加强融合,优势互补,既要优先发展创新型朝阳产业,又要抓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全面提升扬子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生产力,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繁荣创新之地。用形象化的描述:这是一块由黄金水道、黄金海岸和黄金城市相组合的绿色黄金宝地。  加强智库服务平台建设。本次会议集聚了北京以及江苏当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强化了两地的智库资源对接,深入研究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各项重大问题,为扬子江城市群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支持和经验推广的平台。同时,这次会议是一次政府、学界、企业相结合的论坛,是一次从思想认识到理论内涵到实践指导的提升,对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战略决策的加快落实,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进入快车道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大大张敬华

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是着眼江苏未来发展的战略之举。这一构想的提出,为南京谋划功能定位提供了新的战略视角,为南京提高城市竞争力和首位度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为南京履行省会城市职能、强化与兄弟城市协同发展提出了新的使命要求。南京有责任、有义务在这一重大战略规划实施中展现更大作为、做出更大贡献。

找准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着力点

南京市委副大大、市长缪瑞林

首先,把协同发展转化为普遍的共识,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把原有城市提升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有机融合的城市群,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战略构想,积极地谋划本地区、本部门参与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重大问题,切实找准协同发展的着力点和关键处,再形成具体的推进共识。第二,把协同发展转化为自觉行动,城市群的本质是合作,优势是在于整体。将沿江八个城市打造成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体。在这个过程当中,关键是要实现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第三,把协同发展转化为具体实践,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需要沿江八个城市的共同努力。南京将和兄弟城市一起积极抢抓扬子江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机遇,主动加强与各市的沟通和合作,努力在建设扬子江城市群中谱写精彩篇章。

扬子江城市群是“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行动决策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朱晓明

一是着力在对南京江北新区抓创新,重点加快集聚优质高端创新资源,建设一批产业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打造创业创新的亮丽名片。二是着力抓产业,突出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特色化发展的导向,打造一批千亿级、万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培养一批地标性的产业品牌,打造一批现代产业园区。三是着力抓生态,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创建绿色生态示范园区,让新区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四是着力抓城镇,建设现代新型城镇,高标准打造一批美丽示范区,完善体系,打造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圈,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五是着力抓开放,加快长三角,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合作,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展会、论坛等平台载体,完善国际化的服务功能,优化营商服务环境,在若干开放领域先行先试。六是着力抓改革,按照简减效能的改革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在行政管理、土地收储和开放、投融资等方面加大改革,形成推进新区建设的制度红利。

深化扬子江城市群认知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局长、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张巨功

大大大大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一系列讲话精神和近期国务院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又一重要纲领性文件。  在此大背景下,江苏省委大大李强提出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呼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经济战略以及城市战略的重大决策。扬子江城市群位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北面,是核心之地。将建设全球产业创新高地,国际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全国重要的国际门户。扬子江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推进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好扬子江城市群对于长三角城市群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积极发挥扬子江城市群的优势和作用,使之成为促进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的排头兵。应秉承迈向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目标,加快城市同域化和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本次会议,前面的几位领导和专家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扬子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问题,领导和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明确战略定位,科学谋划推进,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第一,深化提升了扬子江城市群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重要性的认知。第二,深化提升了对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理论、理念、时代和历史意义的认知。第三,深化提升了在当代条件下,对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内涵和模式的认知。第四,深化提升了城市群协同发展中理论指导和智库作用的认知。第五,深化提升了城市群建设中,各城市要素功能定位、政府引领和体制机制创新保证作用的认知。

当好扬子江城市群的“桥头堡”和“排头兵”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大大罗群

一是做大总量,提升新区辐射带动能力。  二是助力创新,打造创新发展高地。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努力将科技创新优质转化为产业发展增量。  三是聚焦项目,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新金融建设中心与河西集聚区实现错位发展,未来江北新区汽车生产规模预计突破50万辆。  四是创新机制,推动区域开放合作。作为全国5个新区之一,新区正在积极争取申报江北新区自由贸易实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在新区增设分支机构,未来也将为沿江地区城市对外贸易发展创造更便利条件。  五是加强合作,共同保护好青山绿水。加强与扬子江城市群的合作联动,着力把江北新区打造成为扬子江城市群发展的“桥头堡”和“排头兵”,同时共同做好江北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保护好江北地区的青山绿水。

扬子江城市群的现状及发展优势

国家住建部规划司原副司长、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文选

关于扬子江城市群的地位和使命。扬子江城市群要考虑到两个战略,一个是长三角的经济区,另一个长江经济带,这两个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区,扬子江城市群恰好位于这两个战略区的交汇处。所以,扬子江城市群的定位,首先是江苏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五位一体发展的。另外,立足长江经济带,它是龙头地带,二在长三角区域,它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的龙头区,上海是核心,它则是龙眼。扬子江城市群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动长江地带中上游协同发展,要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和现代服务业体系,影响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之一,使我国的经济“脊梁”更坚实、更稳定,这是它在长江经济带这个范围内应该有的使命。  关于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展路径。城市群就是一个龙眼,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首先要依托江河湖海生态本底来改善城乡环境,建设城市繁荣、乡村美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生态城市群。第二、跨界融合发展若干绿色低碳先进的制造业集群,形成服务经济和智能制造双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三、完善跨江通海连接城乡一体化立体、大容量的快速交通体系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为现代化的发展奠基。

以绿色发展引领扬子江城市群建设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国家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李庆瑞

首先是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关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理念”,进一步明确绿色发展是生态引领建设的主要途径、重要内容。  其次是绿色发展理念深遂。目前中央相关文件提出了绿色经济理念、绿色环境发展理念、绿色政治生态理念、文化和社会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要像生态区建设一样,把它的原则、目标深刻地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关键是绿色发展重在践行。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把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贯穿到规划的全过程,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绿色的工业体系、农业体系、服务体系等,在扬子江城市群内部及周边,重点打造沿江、沿淮“两横”轴,沿运河、沿海“两纵”轴,统筹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苏南西南部绿色生态智慧谷和环湖生态圈建设。在农业领域,大力推动生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链循环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的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健康、养老等低消耗、低污染的服务业,推进零售批发、物流、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

创新机制和经济平台建设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发展

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会长宣春雷

扬子江城市群新战略构想的提出是我国城市群有机整合发展市场资源高效配置,产业链全域化协同的重要成果。扬子江城市群是两大战略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长江经济三角洲的核心区,是国家内外向两个维度发展的重要动力策源地,是参与竞争和对等性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是南京市江北新区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当中要有一个新的模式和平台。打造以设立创新平台,商业信息平台、技术协作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文化创意平台、商业金融平台和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的模式和平台。  二是建立“一带一路”的进出口商品交易基地和国家级的商贸物流的产权交易平台。将商业服务、贸易、文化、旅游、信息、金融等相关产业形成一个有机性的发展机制,扩大整个国内国际的生产企业、生产服务性企业、生活性服务企业的机构,给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提供产品与技术、信息与服务、资源与资本的集中展览、展示对接的国际化平台,为扬子江城市群打造一个集商品、文化、金融、科技于一体的集中化的国际协作平台。  三是为扬子江城市群发展建立整个城市群的商业评估平台。要具有商业属性和交换价值的商业资产评估,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产业资源,扬子江城市群发展应该对应评估平台,贯彻中央的五大任务,完善相关评估机制。

“互联网+”背景下的城市合作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杨培芳

今天的江北新区正在成为打造区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典范,也是国家深入改革与发展的新的桥头堡。  那么,城市群究竟要如何发展?我认为应该要搞一种关联化的、互补的、差异化的城市空间才能释放更多的城市空间,要搞一市一品,协同关联。  最重要的理念就是从工业控制论走向信息协同论。这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理论的指导,所以必须要换思路,创新经济理论,促进协同发展。  最后的结论是要分析生产力发展规律,集中计划和自由市场都不再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只有社会协同才能够有效促进人类实现公平和的信息社会。

创新突破,打造扬子江城市群新的空间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所党委大大、教授付晓东

召开这次扬子江城市群高层会议,就是在大局下谋划,在大事下推进,在大事上作为,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抓住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和抓手,采取城市群这样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打造扬子江城市群新发展的空间格局,着力创新突破,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规律。  第一是从观念上创新。城市群的发展要有一个让观念让步转型的过程,创造一个效益递增机制的过程。比如说财政收益权的部分让步,行政管理权的一些让步,还有在共享理念上的突破,要让更多人知道,共享不是来这儿分蛋糕,要有付出才能分蛋糕,有更大的贡献,才能取得更多的受益。  第二是产业的创新。要整合、改造以信息、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虚拟的、无限的资源,进行资源产业的创新。  第三是模式的创新。比如,以前说做服务、做生产、做产品,现在是做标准、做平台,这就需要转换一些模式。比如说智力的平台做的怎么样,以后的发展、未来的突破其实很多方面在于智力平台、人才平台上。针对江北新区,能不能引进更多的院校,或者企业的学院,让很多学生都到那些企业学院去听课,去接受新的更前沿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最后是制度创新。我提一种方式就是“1+3+N”,一就是一个领导,三就是三个主要的部门,发改委、财政、环境,N就是有关的项目落实,涉及到谁,涉及到一些城市,那么让他们来共同决策这个地区的发展。

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几点思考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应用中心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教授王再文

首先,扬子江城市群发展须构建内生动力机制。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动力之源必须是构建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只有构建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才会对扬子江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全范围、高层次、深程度、无缝隙的协同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才能把扬子江城市群3.0版本打造成为可以推动和引领中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能力。  其次是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大命题。通过对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探索、建设,摸索出一条中国城市群建设的宝贵经验,提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杰出方案,可能对我们这个城市群的建设有着更为宏观的社会层面的意义。  最后是江北新区在扬子江城市群的定位使命。南京是这个城市群的龙头,江北新区是龙头中的龙珠。在整个城市群发展中,不仅仅是8,而是1+8,所谓的1就是江北新区,所谓的8是8个城市。那江北新区这个1不是城市,但它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新区。所以1+8的战略概念,就是要处理好1和其中的南京市的关系,处理好这个1和其他7个城市的关系,让南京市江北新区在扬子江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中,发挥出新的作用,探索出新的路径。

加快扬子江城市群同城化建设,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

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原会长张锋

加强区域联动协作,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法律保障机制,形成区域经济固定的流程,提高法律效益和稳定性。促进生产要素的资源流动和资源共享,加强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功能,并在平等合作基础上建立全方位的政府间合作体系。扬子江城市群整体发展的计划制定中,实施改革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将分解指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具体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各地政府平等互利前提下,通过规范的制度建设来实现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有效利用转型。  协调区内产业发展,积极打造区位优势产业集群。扬子江沿江城市群城市建设应当根据产业转型的规律、区域优势,结合扬子江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目标,制定统一的投资政策、统筹投资方向,避免重复投资、过度投资,促进城市群发展,促进各市在现有各自产业基础上,优势互补,加强资源的整合,实现产品的精准配置。  加大区域基础施建设,促进城际间深度融合发展。目前的沪宁高速、长江四桥、城际铁路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解决了空间格局的问题,但远远没有满足深度融合发展的目标的需要,交通成本仍然是一体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今后,以8个重要的城市为主要的节点,以交通干线和扬子江黄金水道为主线,发展密集分布的中小城镇交通网络,鼓励人口向沿线中小城镇有序转移,以缓解大城市土地紧张的发展瓶颈,缓解大城市病问题。同时,于之相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应跟上,进一步缩小公共资源在不同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医疗养老、公共服务、文化休闲活动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突破口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宋林飞

加快江苏沿江两岸城市的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建设需要省政府出面,可列入省政府的重要议程里面去。  通泰扬要加快融入苏南板块。真正新苏南模式应该是大苏南的概念,把8个市作为苏南的概念,然后搞城市群、搞创新型经济、搞一体化到现代化示范区,对于建设长三角城市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发展。江北新区的发展为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应发挥带头和引领作用,在自主创新方面,南京和江北新区是最有希望之所在,最大潜力之所在。  推进扬子江城市群战略联动发展。要加强政府合作,统一规划建设,但要打破行政区对经济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配置的隔离性。国家要求把扬子江城市群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因此,扬子江城市群要有6个标准:高度一体化、高度城市化、高度创新型、高度国际化、高度绿色化、高度智能化。

扬子江城市群的高铁环初步设想

苏交科集团轨道研究院院长黄海明

从扬子江交通的基础设施来看,公路是比较发达了,中间有京沪高速公路等,水路也比较发达,但2500公里的江苏铁路在我国是属中等偏下的。因此,通过对交通设施和高铁不断的优化,才能达到对扬子江城市群向纵深推进发展。  扬子江高铁环主骨架一级环,主要由京沪高速铁路、沪通铁路、北沿江城际铁路构成。通过一级环将扬子江8市有机串联在一起,同时可以快速与外界沟通。  扬子江高铁环主骨架二级环,主要由北沿江城际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构成,全长约700公里。目标是实现区域内大中城市间“零绕行直达”和“1小时通勤圈”。  扬子江高铁环三级环,主要满足区域内中小城镇与大中城市间的通勤需求,构建区域“通勤铁路圈”,实现公交化运营。南京北站力争2018年正式开工。

发挥软实力建设扬子江城市群乘数效应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

从扬子江城市群战略目标看,软实力是鲜明导向和内在灵魂。打造扬子江城市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作为最高追求,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引领,把打造文化型城市群作为重要抓手,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推动创新发展就是要集聚天下创新英才,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汇集创新卓越思想,鼓励挑战创新难题,促进创新资源高效流动,加快进入全球创新前沿,实现从跟随者向领跑者转变,使扬子江城市群成为一个创新、创业、创投、创富的城市群。  从扬子江城市群面临的突出矛盾看,软实力是解开症结,开启未来的金钥匙。  从扬子江城市群实际看,当前尤其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做好以软实力带动硬实力这篇大文章。打造文化型的扬子江城市群既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的双重转变,也是制度建设和价值共识的彼此推进。要紧紧围绕推进“互联网+”的政府服务,放大一张网络管服务的效率和价值,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建立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共同体,建设生态绿色发展高地,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变,要紧紧围绕推进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化社会体系改革。

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创新规划解读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陈诗波

首先,强调区域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依托新区现有资源优势,作为长江经济带的科技创新高地和经济增长极,呼应并对接上海浦东新区、上海自贸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连接国内外综合性开放创新平台,进一步发挥新区重要作用,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区域合作,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区,探索区域协同创新与联动发展的新模式、新内容。这是国家赋予江北新区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  其次,加快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构建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创新平台,加快国内外高端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引进国际高端创新人才,全力打造江北新区“互联网特区”,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开放合作与创业孵化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促进创新创业资源深度开放和高效流动,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与创业孵化的国际化水平。  三是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目标,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实施科技创新治理重要改革举措,结合机构调整整合,进一步完善政府对创新资源配置的组织方式,深化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推进知识产权管理、科技金融发展、科研评价和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环境。  四是实施绿色发展和生态优先。按照“4+2”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智慧交通、绿色材料四大绿色智慧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着力提升新区在重点发展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水平,增强软件、标准等集成支撑能力。

江苏扬子江城市群集群发展、融合发展研究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先满

融入国家战略。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重大战略向纵深推进,需要沿江8个市抱团取暖,构建发展活力足、创新能力强、产业素质高、服务功能强、生态环境美的现代城市群落,实现苏南、苏北的跨江融合,形成开敞型的都市圈,能彰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新优势和新特点。  优化管理体系。要把8个市组合到一起来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沿江城市群的指导委员会,以此协调办事。  塑造市场环境。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到城市群规划建设和治理当中来,还要发挥一些重要的行业协会的智力支持作用。  统筹资金供给。建议扬子江城市群发展基金。主要用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环境治理、生态利益补偿,还有一些其他公益事业的发展建设。  有效的合作机制。市场引导、政府主导相结合,企业、社会广泛参与,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沿江城市合作交流机制。不仅需要领导小组,城市之间还需要一些具体的协同机制。以“扬子江城市群落”为基础,一体化整合,促进江南、江北乃至江苏沿海经济带融合发展,有利于为长江经济带跨江融合、陆海统筹提供示范。  完善联动机制。打破城市之间的行政壁垒,清除那些歧视性条款,最大限度的降低交易成本。城市之间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合作、推动碳排放、排污权交易制度,可建立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统一监管管理。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中国城市经济网发展导报联合主办

(原标题:一体化融合同城化设计区域化推进集群化发展)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