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保彬:我赤阳老魔每天必读《扬子晚报》

网络整理 2017-05-12 本地信息
(原标题:保彬:我每天必读《扬子晚报》)

82岁高龄的我国知名公共艺术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原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保彬,如今精神矍铄,鹤发童颜,每天仍伏案作画。当扬子晚报记者与他相约做“江苏声音图书馆”录音采访,一向低调的他开始有些拒绝,后来听说是用家乡话朗读文学作品,这勾起了他对家乡南通的思念。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蔡震文/摄

扫码,让我们一起

倾听你的乡音!

保彬的家里有个很大的画室,巨大的画桌上,摊着一幅尚未画完的《胡杨赞》墨稿,他说这是为家乡南通举办的一个画展而创作。画桌一角还摆放着当天的《扬子晚报》,停下手中画笔,保彬为记者沏上一杯茶,笑着说:“看扬子,知天下。我一直订阅你们的《扬子晚报》,每天必看。”“江苏声音图书馆朗读活动报道我也每期都看、都听。每期介绍的人物都有故事、有情趣。”

虽然从18岁就离开家乡南通,但保彬的南通话依然说得很地道。保彬称他还能说南通周边的如皋、启东话。不仅如此,他还会说一些简单的蒙古语。看着记者诧异的眼神,保彬解释,“南通旧城东门吊桥西南首有条后街叫丁古角,街内有个里弄叫东威武巷,巷里居住着蒙古族人后裔的保姓人家,人称保家巷,我就出生在这保家巷里。”问及保姓的来历,他的语气有些神秘,“我们祖上的故事很有传奇色彩。”保彬介绍,“保姓在明朝之前是没有的,百家姓始于宋朝,当然不可能有保这姓氏。”那么保姓从何而来?保彬说,保姓与蒙古族有着割不断的关系。“忽必烈南下征讨时,派出一支队伍,在江苏沿海晒盐、烧盐供应部队。后来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喊出杀鞑子口号,矛头所指的就是蒙古族人。这支蒙古族军队的后人怕受牵连,纷纷改名换姓,保姓人家由此而来。”

保彬还告诉记者,南通人有中秋吃鸭子的习俗,但保姓人不吃,为什么?元朝蒙古游牧民族野蛮占领通州城。明朝消灭了元朝以后,南通城里的人数稀少,朝廷实行“调藩实城”,命令每个家里要收容几个蒙古人,以示朝廷宽大。南通的百姓不能忘记这段血泪史,还是相约在中秋节夜里磨刀“杀鞑子”。蒙古人看到家家户户在磨刀,就问在做什么?居民回答,在“杀鸭子”。

1989年,在人们眼里正“仕途得意”年仅53岁的保彬,毅然辞去南艺院长职务。此后20多年里,保彬在艺术的天地之间自由翱翔。如今到处都能看到的南京市市徽,就是出自保彬之手。1991年,南京面向全国征集市徽,保彬是评委之一。最后竟无人中标,无奈之下,评委们每人设计一幅。最终保彬那枚以南京古城墙和图腾辟邪为中心、生动而巧妙地融汇了“江南千年石头城,龙蟠虎踞今胜昔”意境的市徽脱颖而出。

名人档案

保彬,1936年3月出生,江苏省南通市人,蒙古族。1983年出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专著十余种:《自然美——保彬装饰速写集》《保彬画集》等。

请来听一听

记者让保彬从陈从周的《重修水绘园记》、余秋雨的《狼山脚下》和李渔的《无声戏》,三篇作品中选择一段文字朗读,他想了一下说:“我朗读余秋雨的这段吧。”摘下眼镜,他仔细默读一遍,“这里我要改一下。余秋雨写愣头愣脑冒出一座狼山,这不是南通人的语气,是北方人习惯的说法,要我说应该是呆头呆脑冒出一座狼山更适合。”

(原标题:保彬:我每天必读《扬子晚报》)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