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漫谈乌龟蜕变的历史,为何从崇拜到污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网络整理 2019-07-02 最新信息

撰文/固仁

为何唐朝人起名爱用龟字?

乌龟作为一种爬行动物,一直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从其寿命到文化符号都非常有趣。值得注意的是,乌龟从汉唐之时,是一种让人们喜欢甚至到崇拜的地步,以至于乌龟的许多特性被纳入到官方当中。但是从宋代以后,乌龟的名称一落千丈,迅速变为骂人、侮辱中的行列,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本文简要做一下漫谈,以博诸君一笑耳。

漫谈乌龟蜕变的历史,为何从崇拜到污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司马迁在(史记·龟策列传》里记载着这样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位老人曾在床脚下垫了四只乌龟,二十多年后,老人去世,人们移床时发现,那些龟竟然还活着。它们长久负重,不进饮食,却还吐纳如常,时人皆惊叹不已。如此看来大部分龟类能活150年左右。在上古时代,三代人才能勉强穷尽一只乌龟的寿命,于是他的长寿被无限夸大,相信“乌龟岁,能与人言”。

除了乌龟超常的寿命,还契合天地构造的玄机。如《说苑》,对龟作了详细的描绘 龟的背部隆起如苍天,腹部平坦如大地 龟壳上玄文交错,是二十八星宿 四趾转运应时,象征时节交替,这种对应性的解释竟然看似很是合理。 汉天子的高庙中还凿有龟室,里面养着一只大乌龟。 汉代象征皇权的九鼎上也饰有龟纹,是为“龟鼎”。官方将乌龟的身份推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漫谈乌龟蜕变的历史,为何从崇拜到污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龟背上的文字

此外,丞相、将军等年俸两千石以上高官的印章上,也是不同材质的龟形印钮,象征着权力和级别。杜牧诗中“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中的“解龟”,就是辞官回乡之意。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曹操,这位汉末的枭雄人物,特意在其诗作中对龟的意象加入了大量想法,这就是著名的《龟虽寿》,他一反常态,认为“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一个人只有雄心壮志才是重要的,就算“烈士暮年”也要“壮心不已”,强调了个人发挥能动性的修养是可以得到永年的,而这个精神境界是龟所不能达到的。

漫谈乌龟蜕变的历史,为何从崇拜到污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曹操作品《龟虽寿》

此后 崇龟之俗随着时间的推移竟然越来越达到高潮,以至于到了唐代达到顶峰。女皇武则天因其姓氏中有个“武”字,正巧对应四神兽中的“玄武”,从而赐予了龟无上的荣耀。天授二年(691 年),唐高级官员佩戴的鱼袋,便统统换成了龟袋,三品饰以金,四品以银,五品以铜。这便是李商隐诗中“金龟婿”的来历。 在民间的风俗中,大家的名字中有龟为荣。白居易的侄子就名阿龟,在《弄龟罗诗》中白居易说: “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此外,还有音乐家李龟年、史学家崔龟从、文学家陆龟蒙、道士解元龟、洛学家杨龟山、谏臣彭龟年、宋末归隐的刘应龟等,陆游晚年更是自号“龟堂”老人。如此的崇拜龟,着实让人感到惊讶。

漫谈乌龟蜕变的历史,为何从崇拜到污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白居易

二、乌龟为什么迅速污名化?

从汉唐后,乌龟词汇便逐渐被污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颜色。

中国自古崇尚赤、青、黄、白、黑五种正色,而间色则被认为是有瑕疵的,据北宋时官修的韵书《广韵》解释,绿色是青黄混杂的间色。《礼记·玉藻》规定, 衣用正色,而裳用间色。若衣裳用色颠倒,就是逾礼。这也是《诗经·绿衣》中“绿衣黄裳,心之忧矣”的缘故。色杂而贱,汉唐以来绿色一直是贱户奴隶所服之色。唐代李封任延陵县令时,但凡胥吏犯罪,李封都让他们戴碧色头巾以示羞辱,折磨比杖责要大得多。

漫谈乌龟蜕变的历史,为何从崇拜到污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乌龟瓦当

元代对于绿色的贬损更胜一筹。《元典章》命令,娼妓之家的家长和亲属男子都必须头裹绿巾。而这也被后代继承,明代秦准河两岸修筑了官营声色场所“富乐院”,太祖朱元璋为此下诏要院内男子都统一装束:头戴绿巾,腰系红色搭搏。妻子外淫,男人数钱,绿色从此就成了窝囊色,连和绿色沾边的乌龟也被拉下水去真是冤哉枉也。

除了颜色,龟名受损还来源于古人对乌龟的错误理解,这里面包含着对动物生理无知所产生的误读。

比如明人张华的《博物志》对乌龟进行了错误的解析,他认为乌龟没有雄性,雌龟要与蛇交配才能生子。《说文解字》中“龟”一项的解释也做此解。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里的话就愈加难听了,说龟中有雄类,只是“龟不能交,而纵牝者与蛇交也”。以上解释纯属无稽之谈,在当时却广为人信服。雄龟无能,纵容雌龟,正好对应了娼妓家的男人们。 至于乌龟与它后来的老搭档“王八”,就是更加牵强的附会了。

漫谈乌龟蜕变的历史,为何从崇拜到污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总结出一套包含“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的八德,自宋以来成为士人所奉行的道德规范。倘若有谁忘了这八德,为非作歹,那便是“忘八”,最早的“忘八”乃是形容人无耻, 后来便误传为“王八”。还有一种说法是,“王八” 来自于五代十国前蜀的高祖王建。王建年轻时是个无恶不作的无赖,因在家中排行第八,便被乡邻称作“贼王八”。

王八的来源究竟是哪一种, 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王八最早是单独使用的。如元代施惠所著戏文《幽闺记.天凑姻缘》里就有:“咳!这个天杀的老忘八”。明末的《醒世姻缘传》也有“你看这昏君忘八”一句。可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发现乌龟腹部的花纹有点像“王” “八”这两个字,便将王八当做了乌龟的蔑称。久而久之,这两个词就连在了一起,受乌龟的影响,王八到后来也专指妓女的丈夫或懦弱的男人。于是明末徐勃在《徐氏笔精》中慨叹: “近世以龟命名者绝少。”因为谁都不想被换做“王八”。

漫谈乌龟蜕变的历史,为何从崇拜到污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龟从此休矣!龟儿子、龟孙、王八蛋等等衍生词被源源不断地造了出来。乌龟虽然遭了殃,却极大丰富了汉语詈语、脏话的表达, 在《牡丹亭》、《红楼梦》、《儒林外史》、《笑林广记》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乌龟演变出的各种粗语,这些詈语通过小说和剧作的广泛传播,为民间熟悉和接受,龟的恶名就此远播,众人嬉笑怒骂,习以为常之时,扣在龟身上的这口黑锅就再也甩不掉了。 风水轮转,龟从神坛之上跌进市井俚俗。

乌龟一落千丈考

清代史学家赵翼著有一篇论述讳龟起始的文字,认为“讳龟起于元时无疑”。为何蒙元不喜龟呢?原来,蒙元征服南宋时,汉人士大夫投笔从戎,奋起抵抗。前文提到的江南奇士刘应龟,在水战战败、国家将要灭亡之际,制戴龟形的高帽(又称玄武帽)进出太学 南宋灭亡后,刘应龟做了南宋遗民,不当元朝的官。这让靠“骑射文化”入主中原的蒙元十分忌讳,自此开始对龟崇拜打压。《元典章》规定,国玺、官印用直钮,废止龟钮。龟的声名一落千丈。

漫谈乌龟蜕变的历史,为何从崇拜到污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清朝末年,有一本著名的艳情小说《九尾龟》堪称作者张春帆多年嫖妓的经验集成。张春帆在小说开头就说乌龟原先最受人敬仰,可世风不古,偏叫历代广受宠爱的龟类与妓院、窝囊汉扯上了关系,那么它是如何蹈入泥淖呢?其实用乌龟一词贬损人在唐宋已见端倪。唐代诗人皮日休有一次去拜访友人归绍仁,却不得见,想起他的姓, 就写了一首《嘲归绍仁龟诗》戏谑,用归绍仁的姓氏“归”大做文章: “硬骨残形知几秋,尸骸终是不风流。顽皮死后钻须遍,却为平生不出头”。嘲笑归绍仁谨慎怕事。当然,归绍仁也不会就此吃亏,也写了首诗回敬: “八片尖皮切作球,水中漫了火中揉。一团闲气好常在,惹踢招拳总不休。”将乌龟比作怯弱之人,嘲笑意味极其浓厚。 此后 苏东坡的描写就更为直抒胸臆。他的好友陈季常怕老婆,他的“龟轩”一落成,苏东坡就“赠诗”道: “人言君畏事,欲作龟头缩。”

漫谈乌龟蜕变的历史,为何从崇拜到污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绿毛龟

此后关于乌龟缩头的动作特性,在当时并未被人广加利用,是因为当时社会仍有崇龟的传统。一种信仰的建立和摧毁,与政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元朝政府不再视龟为祥瑞,在统治者的默认下,民间便对乌龟大开玩笑。因为乌龟的头部常呈绿色,又有绿毛龟这一经典形象,人们就将鸟龟和当时头带绿巾的娼院男子联系了起来。乌龟遇事又喜欢缩头躲避,与那些妻子不端却无可奈何的丈夫形象一拍即合,这下可把龟的罪名给坐实了。陶宗仪在《辗耕录》里提到一首讽刺不肖子孙的诗,内即有“宅眷多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的句子。俗云兔子望月而受孕,“撑目兔”, 暗讽这家女眷个个都是瞪大眼睛的兔子,而里面的男人却个个都是缩头乌龟,从此乌龟与这个名词都成了令人难堪的词汇,甚至牵扯到女子之于丈夫后最大耻辱标签,如此蜕变,真让一开始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乌龟也接受不了。

本文作者:能静居看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845197753935514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乌龟   我在宫里做厨师   白居易   说文解字   明朝   中国历史   宋朝   北宋   刘向   曹操   武则天   汉朝   文化   元朝   张华   诗经   谢肇淛   司马迁   陆游   宜兴   伦理   动物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