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尼布楚条约》——清朝为何打了胜仗还要割地

网络整理 2019-06-14 最新信息

文:那样的历史挺有趣

学历史的时候,我们都看过这么一段,就是在清朝康熙在位时期,国家不稳,各地战争频发,康熙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平定战争上,其中就有一场与沙俄的战争。当时的沙俄在黑龙江流域不断作乱,侵占我国领土,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率军亲征,经过几年的角逐,清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康熙二十八年,清政府与沙俄双方于尼布楚进行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清政府割让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归中国所有。看到这你可能就会觉得奇怪了,明明清朝打赢了啊,怎么还要割让土地,沙俄很强大吗,怎么清朝那么窝囊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看看这看似是不平等条约是怎么签订的。

《尼布楚条约》——清朝为何打了胜仗还要割地

沙俄问题由来已久

在元朝时,沙俄只是一个小国,经常被蒙古兵欺负,后来元朝衰落,沙俄才有了喘息的机会,渐渐强盛起来,领土面积一路扩张。清朝初期,中国内部忙于统一,无暇顾忌,沙俄趁机攻占黑龙江流域的大片领土。满清入关时期,也曾派兵攻打,但沙俄军队十分执着,你抢过来我夺过去,不依不饶。这个期间就像赶苍蝇一样,刚把他赶跑,过几天他又过来了,来的人也不多,打赢了就占据土地,派兵把守,打不赢就跑,反正就几百人,真的是赶也赶不走,打也打不死,不堪其扰。

清政府内乱不断,康熙显露锋芒

再来看看满清这边,这边的清朝刚迎来了一位伟大的皇帝——康熙大帝。当然,此时的朝廷内外可不这么想,为什么呢,此时的康熙才八岁,睁着无辜的大眼睛就被祖母孝庄太后牵着坐上了龙椅。恐怕此时的大臣心里也是没法平静啊,偌大的一个国家,交到了一个小孩子的手里,江山才刚刚打下来,还没稳定,真是天要亡我大清啊,此时的康熙也没法告诉他们你们的皇帝未来有着怎样的治世之才。大臣们心思各异,谋反之心未必有,但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如何服众,毕竟作为一个普通的成年人,现在让你去听一个八岁孩子的指挥,你愿意吗,你肯定不愿意啊,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呀。所以此时的康熙王朝,表面风平浪静,内里风起云涌,一朝不慎,这个国家估计就改朝换姓了。

《尼布楚条约》——清朝为何打了胜仗还要割地

当然朝政在孝庄太后的把持下,四位辅政大臣尽心辅佐,一时相安无事。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未来是什么样,还要看小皇帝的。光阴荏苒,小皇帝顺利的度过了八年,这年他十六岁,已经迎娶了妻子,但是看着仍然稚嫩。大臣们还不知道,他们看不起的小皇帝将第一次露出他的锋芒,从此,无人再敢轻视他。

此时的满清,前朝的残党已经清除干净,摆在小皇帝面前的问题是日益放肆,想要掌控皇帝的鳌拜。鳌拜就是当初的四大辅臣之一,随着各自势力的发展,四位大臣间微妙的平衡被打破,逐渐由鳌拜一家独大。鳌拜的嚣张不是一天两天了,面对皇帝颐指气使,想处死谁就处死谁,康熙对于他的“建议”也有过反抗,但最终还是妥协了。除鳌拜是康熙对皇帝权威的第一次尝试,也是树立权威的机会,他很聪明的在这次行动中没有任用老臣,那些大臣走到这一步的都是老奸巨猾,心事重重。康熙很清楚自己要做的事不能靠他们来办,于是他找了贵族青年,这样的人,身为贵族,有着自己的傲气,又年轻气盛,天不怕地不怕,根本不会不会顾虑得罪鳌拜是什么下场,同时这样的年轻人,康熙也指挥得动。于是一次惊心动魄的除鳌拜行动,就这么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康熙也终于获得了话语权。

《尼布楚条约》——清朝为何打了胜仗还要割地

这一次行动的胜利也让康熙意气风发,壮志凌云,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撤三藩行动。什么是藩王,就是地方上的土皇帝啊,掌握着一方的财政、军队,且远在广东、福建、云南一带,这样的势力一日不除,康熙就一日难以安枕,所以撤三藩势在必行。当时的三藩也察觉到了苗头,于是三藩之首的平西王吴三桂假意上奏主动请求撤藩,想试探皇帝的心思。面对这封奏折,很多大臣唯唯诺诺,建议皇帝不要撤藩,但皇帝已经决定动手了,看到皇上是要动真格的,这帮朝臣也就立马换口风,拥护皇帝的决定。而此时远在云南的吴三桂收到消息,也是蒙了,我跟你客套客套说撤,你就真撤,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嘛,那也没办法了,那就反吧。

《尼布楚条约》——清朝为何打了胜仗还要割地

此时的吴三桂确实势力极大,所以在双方博弈的前期,吴三桂处于上风,他的军队一路高歌猛进,占下大片地区。这样的形式也让更多人动摇了,改投吴三桂麾下,其中就有吴三桂的养子王辅臣。王辅臣本来是效忠康熙的,他的叛变令康熙压力骤增,于是康熙当机立断,派人劝降,承诺只要归顺往事一概不究,且官复原职,由此康熙的大魄力和心胸可见一斑。同时康熙也亲自挂帅出征,收复大片失地。战争后期,双方陷入胶着状态,时间拖得越久,对吴三桂就越不利。就在此时,吴三桂突然病逝,由他的孙子接手。对康熙来说,形势一片大好,很快叛军就被平定。这场叛乱,历时八年结束,此时是康熙二十年。

好了,大患已除,康熙终于可以缓口气了,大清的江山稳固了,他皇帝的宝座也稳固了。那么再干点啥呢,终于,他把目光瞄向了东北,这边还有几只苍蝇一直嗡嗡的飞个不停呢。他终于腾出手来了。

打了鸡血的战斗民族

康熙先派人勘察,得知沙俄士兵数并不多,就派大臣前去驱逐。由于沙俄士兵少,清军很轻松就拿下了雅克萨城,沙俄士兵退到尼布楚,清军推倒沙俄建造的土城,凯旋而归。但是第二年,沙俄又有两名首领率军到达雅克萨,筑起土垒,据守于此。清军再次派兵用大炮轰开了土城,杀死了其中的一位沙俄将领。但是另一位将领仍顽强抵抗,挖地洞,修土垒,于是清军变成了打地鼠活动。沙俄这一套很像综合的地道战游击战,这套战术还真是屡试不爽,清军一时也没了办法。打到这康熙也不想打了,这没完没了嘛。此时正好荷兰的使者在北京,听说了这事,就主动请缨,愿意从中调解。因为清俄双方语言不通,一直以来也没法交流,荷兰使者的建议,正中康熙下怀。于是康熙就写信给沙俄皇帝,谴责他们无故侵占我国土地,沙俄皇帝一看,也回信说这都是误会,都是他们底下人干的,我都不知道。不管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既然话都说到明面上了,那也别打打杀杀了,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这事到底怎么解决。于是双方派人到达尼布楚,进行谈判。

《尼布楚条约》——清朝为何打了胜仗还要割地

谈判过程也不是十分顺利,一上来,沙俄代表方就要求以黑龙江为边界,以南归清政府,以北归俄罗斯。清方代表团气的不行,哪有这个道理,简直胡搅蛮缠。清政府一口拒绝,要求将俄方占领的黑龙江一带及贝加尔湖都归清政府所有。双方都分毫不让,第一次谈判也就不欢而散。第二天接着谈,清方试着做妥协,打算以尼布楚为边界,俄方还是不同意,清方又被气走,这第二次又失败了。第三次,清方再退,俄方还是不同意,清方一下暴走了,谈什么谈,不谈了,打吧,我又不怕你。俄方一看这是要来真的啊,也就怂了,毕竟是受命来谈判的,又立马变脸说别啊,那不行就按照你们说的来吧。双方这才算谈下来了,签订了条约,也就是尼布楚条约。这份条约明确了双方的边境划分,允许自由贸易,且不再兴战火。到此双方的协议总算完成了,但是回头看看整个过程,是不是很像菜市场买菜买菜的大妈们呢。首先一方提出一个令人咋舌的高价,另一方再提出一个不可思议的低价,然后双方再讨价还价:你给我便宜点,那行,那就便宜点,不行,得再便宜点,行吧行吧,再给你便宜点好吧,不行,还得便宜点,你到底买不买,再低我不卖了,哎别别别,我买我买。是不是一般无二?

《尼布楚条约》——清朝为何打了胜仗还要割地

看到这也不难理解清政府怎么会答应签这样一份条约了,遇到这样一个对手,蛮横不讲道理,又死缠烂打,你说换了你你要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定的妥协让步可以换来边境的长治久安,也未尝不可。那看到这你可能会说那我们的国土就这样拱手让人吗,但其实这也是一笔糊涂账,毕竟在当时的条件下,也没有像今天的地图,可以清晰明确的划分国土,边疆地区,今天你占这一块,明天我又占过来,谁说都有理,怎么判?是也好,非也好,清政府选择用妥协换来边境百余年的安宁也是历史的一个进程。

参考资料:

蔡东藩《清史》

东篱子《清朝绝对很有趣》

本文作者:那样的历史挺有趣(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1905157979898371/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清朝   康熙   历史   吴三桂   鳌拜   元朝   孝庄文皇后   云南   不完美妈妈   库页岛   广东   乌苏里江   贝加尔湖   二十二   胜利退出演艺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