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的陵墓带我们领略智慧、风云

网络整理 2019-04-25 最新信息

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一统天下。从此,八荒六合,唯其独尊,时人莫不仰视。嬴政自诩“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称“皇帝"之人。千古一帝,非秦始皇莫属。关于秦始皇,后世一直津津乐道。他有着非凡的功业,也有着非比寻常的人生。引人注目的是他还为后世留下了一座蔚为壮观的陵墓。

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的陵墓带我们领略智慧、风云

秦始皇雕像

秦始皇陵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它始建于秦王政元年,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完工,共历时39年。秦始皇陵墓规模之宏大,历时之长久,用工人数之多,堪称古今第一。如此宏伟之建筑工程,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肯定少不了对其描述点评一番。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驽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史记》

这样看来,秦始皇的陵墓简直就是一个鬼斧神工之作,不仅藏有无数珍宝,布置更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而且里面也是玄秘莫测,机关重重。秦始皇的陵墓到如今,保存的又是如何呢?

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的陵墓带我们领略智慧、风云

秦始皇陵墓

答案是保存完好。1962年,考古专家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图,经研究发现,秦陵范围竟有78个故宫之大。而地宫,正处于封土之下,距离地面有35米之深。地宫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有5个足球场之大。地宫的外墙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为了达到坚不可摧的目的,相传,修陵人员会用弓箭射向墙壁,墙壁的硬度,必须保证弓箭不能插入墙体,否则,就要推倒重来。外墙坚固,这是地宫得以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点则是因为地宫的水银防御机制。

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的陵墓带我们领略智慧、风云

地宫

《史记》所言秦陵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景象是真实可信的。经考古人员探测,秦陵地宫区域水银含量严重超标。因此专家推测,秦陵地宫之中的水银最少有100吨左右。水银极容易挥发,挥发后的汞蒸气含有剧毒。早在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人就掌握了水银提炼技术,对水银有了充分认知。水银成为秦陵地宫的重要防御手段,是古代人民智慧之所在。

了解完秦皇陵的过去现在,对于为什么不挖掘秦陵似乎也有了答案。

其一.历史告诉我们,在没有完备的保存条件下,轻易挖掘帝陵,会给文物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考古挖掘分两种情况,一种即是被动挖掘,陵墓已经被盗墓贼捷足先登或者已经被外力破坏了,比如施工原因、地质灾害原因等。另一种则是主动挖掘,为了探究某件历史真相、研究历史人文科学,而对陵墓进行主动挖掘。被动挖掘主要是对古墓进行挖掘保护,以防止文物继续被破坏。有很多古代的陵墓都是突然间被人们发现,然后文物局不得不进行挖掘保护。比如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就是因为施工被人发现的。1955年,由于当时文物保存技术并不完备,对万历陵墓的主动挖掘,造成了相当多的文物氧化,腐烂,结果令人唏嘘不已。至199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科学技术、手段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挖掘。

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的陵墓带我们领略智慧、风云

秦岭基地宫假想图

其二,挖掘秦陵工程浩大,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也将面临严重考验。前文提到,秦陵规模之巨,古今罕见。挖掘它也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况且地宫中埋藏着巨量水银。一旦打开,对人和生态环境也将是巨大挑战。

其三,不挖掘秦陵是历史遗迹保存需要。秦陵是二千年前,劳动人民用智慧与血汗铸就而成,秦陵之宏伟丝毫不逊色长城,故宫。秦陵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如果轻易破坏挖掘秦陵,这是对历史文化的亵渎,也是人类的巨大损失。

让秦始皇陵站在那挺好的,为什么要挖掘呢。她是如此美丽,带着我们穿梭古今,领悟那许多智慧,风云。

文/风雪梦不逝

点赞关注,鸿运当头

本文作者:风雪梦不逝(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367708064474778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秦始皇   文物   历史   考古   史记   故宫博物院   天文   地理   建筑   江河   文化   长沙   骊山   彭孙遹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